第30章 纯亲王继礽 1

第 1 页 / 共 1 页

      康熙五十四年

  纯郡王继礽、老大胤褆、老三胤祉带着女眷仆从从京城出发,一路往天津卫去。

  他们三家要去蓬莱,以后就在那里过活,也许子子孙孙都不得回大清。

  一路上继礽的情绪很消沉,加上老大胤褆时常来挑衅,弄得他心力交瘁。

  第二天,到了天津卫驿站,

  继礽想到即将出海,心里十分不舍,把自己关屋里连晚饭都没吃。

  底下人怕主子出事,赶紧报给纯郡王妃石氏。

  石氏只是摆摆手,路上她该劝的都劝了,鸿晋更是一直陪着他,她也没招了。

  事情已经成了定局,总要他自己想明白才好。

  她吩咐报信的小厮:“你们小心伺候,不要打扰王爷。”

  报信的小厮才回去不久又急匆匆地跑过来,“福晋,贝子爷正跟王爷吵架呢。”

  离京前,老大胤褆获封贝子,贝子爷指的就是他。

  石氏想到之前老大对继礽说的那些戳心窝子的话,叹一口气,

  去蓬莱就是放逐,就是变相地流放,都这样了还闹什么劲?

  她过去的时候,自家的鸿晋和老大家的弘昱已经在劝了。

  大福晋张佳氏急得直跺脚,看到石氏急急道:“这可怎么办?”

  老大胤褆依旧尖酸刻薄,左一句废太子,右一句皇阿玛不要你了。

  听得石氏都捏紧了拳头,骂人不揭短,他这是专挑疼处打呀!

  也太可恶了!

  纯郡王继礽依旧咬牙忍着。

  鸿晋忍不了了,他铁青着脸,一把推开胤褆,恶狠狠地盯着他,

  “我阿玛的一切都是皇上安排的,爵位也是皇上赏的,”

  “贝子爷如此不满,难道是认为皇上错了?所以贝子爷才如此愤怒?”

  “要我说,贝子爷不如上折子弹劾皇上,总比背后乱掰扯强!”

  胤褆顿时目露凶光,小崽子敢说他对皇上不满,心思够毒的!这是想要他的命呀!

  他一直觉得继礽不是东西,更看不上鸿晋这个小崽子,

  他狞笑着就要掐鸿晋的脖子,“既然你想死,老子今天就掐死你!”

  继礽心头大骇,胤褆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,真要让他掐住脖子不死也得脱层皮。

  他反应极快,左手把鸿晋往后拉,右手扳住胤褆的大拇指,一个巧劲就把他甩了出去了,

  胤褆没想到他会突然出手,倒退了好几步,侍卫扶了一把才稳住身形。

  继礽说:“昨儿你跟老三赛马,之后,你的马就被人喂巴豆,这事不是我干的,你为何认定是我干的?”

  胤褆一下愣住了,是呀,他怎么就认定是继礽干的呢?为什么就不能是老三胤祉呢?

  他心思飞转,很快锁定了传话的小太监,一把掐住对方的脖子直接把人拖走了。

  弘昱看出门道,行了礼,赶紧去追。

  大福晋张佳氏对石氏福了一礼,说了句对不住,也赶紧走了。

  石氏遣人去盯着老大一家,看看有什么结果,她再转头,继礽已经回房了。

  很快鸿晋从屋里出来,“阿玛一直在抄经,额娘不要担心!我会陪着阿玛的。”

  石氏点点头,“后天就要出海了,多劝劝你阿玛。”

  鸿晋欲言又止,想了想又问:“咱们还能回来吗?”话里有浓浓的不舍。

  石氏轻轻一叹,能不能回来的问题他们讨论了不知道多少回,大家都不知道。

  故土难离,谁会不想回家呢?

  她拍拍鸿晋的肩,“皇上从没说不许咱们回来。”

  鸿晋点点头,心里升起一丝希望,他也知道皇上也没说过他们能回来的话。

  未来如何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
  这时,盯着老大一家的小厮回来了。

  他低着头,哆嗦着说:“大爷带着那小太监去找三爷了,”

  “当着三爷的面几拳把那小太监打死了,三爷吓得不轻,这会儿已经叫太医了。”

  石氏轻轻一叹,让人赏了小厮。

  鸿晋冷笑一声,“幸亏皇上派了太医来,三爷是头一个用上的!”

  话里满是嘲讽,显然是看不上老三胤祉的。

  第二天,分配船只的时候又闹了一场。

  兵部按三人的品级安排的船只,纯郡王继礽的船最大,贝子胤褆的次之,镇国公胤祉的船最小。

  胤祉心里也不高兴,觉得兵部太不会做人,

  不过,他没说什么,只是在老大胤褆抱怨的时候煽风点火来着。

  老大胤褆死活要跟纯郡王胤礽换船,怎么劝都不听。

  兵部官员就为难了:

  虽然纯郡王是废太子,有人说皇上是为了纯郡王才打蓬莱的,这得多疼他呀!

  不管真假,还是不要得罪纯郡王!

  大爷是贝子爷,是皇子,也不能得罪。

  一直安静的国公爷,是三皇子,也是得罪不起的“祖宗”!

  最后,兵部调了三艘一样大的船,这才顺利把三位祖宗送出海。

  船上风浪大,继礽不能再抄经了,他就诵经。

  有一次,鸿晋问他:“阿玛为什么这么喜欢读经抄经?经书真的这么好吗?”

  继礽抚摸着经书,“你还小,你不懂!”

  “我的阿玛为了保住我,呕心沥血,想尽了办法。”

  “以前我不懂事,如今懂事了,却再不能尽孝了,只能求佛祖保佑他。”

  鸿晋眼里发酸,他想起第一次听说再不能叫皇上为皇玛法的时候,他落了泪。

  那时候,阿玛只是不停地磕头,他以为阿玛只想出去,不在意身份,

  他没想到阿玛抄经是为了皇上。

  他记得来传旨的是魏珠,魏珠传旨后哽咽道:“皇上也落了泪……”

  他记得,魏珠才说完,阿玛的头磕得更重了,阿玛应该也舍不得吧!

  好容易到了蓬莱,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。

  有几个小厮、婆子一下船就扑在地上,有哭的、有笑的、还有打滚的。

  有一个小厮高兴地哭喊着:“我终于离开大海了。终于脚踏实地了!”

  显然都是第一次坐海船,被海上的风浪吓得不轻。

  港口驻防的将军早早得了消息,准备好车马、住处,盼着这些贵人休息好赶紧走。

  哪知道,第二天贝子爷胤褆突然水土不服,又拉又吐的。

  太医束手无策只能求助军医。

  军医倒是有方子,大军进驻蓬莱的时候也有些兵士水土不服。

  哪知道方子送过去,却一点用都没有。